服务热线:

13935401610
13194341999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山西铸造焦:锚定行业趋势,在转型中筑牢产业根基

山西铸造焦:锚定行业趋势,在转型中筑牢产业根基

铸造焦作为机械制造、冶金等领域的关键原料,其质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山西作为我国煤炭资源大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悠久的焦化产业基础,在铸造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下游市场需求迭代,山西铸造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顺应趋势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行业发展新趋势:铸造焦产业的 “变” 与 “需”

当前,铸造焦行业正处于政策引导、技术驱动、市场倒逼的多重变革期,一系列新趋势为产业发展划定了方向。
绿色低碳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底色。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钢铁、铸造等下游行业的环保要求持续升级,进而对上游铸造焦的生产工艺与环保指标提出更高要求。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焦化模式已难以为继,行业内掀起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核心的转型浪潮,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维度。同时,各地环保政策不断收紧,对焦化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能耗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推动产业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
产业集中度提升成为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铸造焦行业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问题,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同质化竞争严重。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环保优势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行业资源不断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区集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征日益凸显。
下游需求升级倒逼产品结构优化。随着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铸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铸造焦的质量要求从 “合格” 向 “优质”“专用” 转变。传统铸造焦在固定碳含量、硫分、气孔率等指标上已无法满足高端铸造工艺需求,低硫、低灰、高强度、高反应性的优质铸造焦以及针对特定领域的专用铸造焦成为市场新宠。同时,下游企业对铸造焦的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更高,推动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控与定制化服务能力。

山西铸造焦的产业根基与发展优势

山西在铸造焦领域的优势,源于资源、技术与产业基础的长期积淀,为其顺应行业趋势提供了坚实支撑。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为铸造焦生产提供优质原料。山西是我国焦煤储量最丰富、品种最齐全的地区,其焦煤具有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灰分低等特点,是生产高质量铸造焦的核心原料。依托本地丰富的焦煤资源,山西铸造焦企业能够实现原料的就近供应,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更能通过对原料品质的精准把控,保障铸造焦产品的稳定性与高品质。
产业基础深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山西已形成从焦煤开采、洗选、焦化到铸造焦深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省内聚集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焦化企业,拥有成熟的生产工艺与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围绕焦化产业,山西还发展了煤化工、余热利用等配套产业,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铸造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助力产业提质升级。面对行业技术变革需求,山西铸造焦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在清洁生产、余热回收、污染物治理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例如,采用干熄焦技术替代传统湿熄焦技术,不仅提高了焦炭质量,还实现了余热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通过优化配煤工艺,在保证铸造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优质焦煤的用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顺应趋势:山西铸造焦的转型路径与发展方向

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山西铸造焦产业需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发力,在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绿色转型为抓手,构建低碳生产体系。山西铸造焦企业应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全面推广干熄焦、脱硫脱硝、废水深度处理等先进环保技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达到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焦炉煤气、煤焦油等副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 “变废为宝”。例如,将焦炉煤气用于发电或生产甲醇、LNG 等化工产品,将煤焦油加工成萘、蒽油等精细化工原料,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优化产品结构。针对下游市场对优质、专用铸造焦的需求,山西铸造焦企业应加强与下游铸造企业的对接,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加大对高端铸造焦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优化配煤方案、改进炼焦工艺等方式,提高铸造焦的固定碳含量、降低硫分和灰分,提升产品的强度与反应性,打造高端铸造焦品牌。同时,积极研发新型铸造焦产品,如用于大型铸钢件、精密铸件的专用铸造焦,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
以产业整合为突破,提升产业集中度。山西应进一步推进焦化产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整合中小焦化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产业整合,不仅能够减少同质化竞争,还能集中资源开展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提高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导铸造焦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资源共享、污染集中治理,提升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以市场拓展为导向,构建多元化营销网络。山西铸造焦企业应立足国内市场,加强与大型铸造企业、钢铁企业的长期合作,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依托 “一带一路” 倡议,将优质铸造焦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铸造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山西铸造焦品牌,提高市场认可度与占有率。

结语

在绿色低碳转型加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行业背景下,山西铸造焦产业既面临着转型压力,更迎来了发展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厚的产业基础与持续增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山西铸造焦若能牢牢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绿色转型为基、以技术创新为翼、以产业整合为径,必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巩固其在全国铸造焦领域的核心地位,为下游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