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不振拖累国内焦炭价格走低
山西铸造焦小编通过分析资料数据发现,目前的焦炭价格有所浮动,下游需求不振开始拖累国内焦炭价格走低,那么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小编来为您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详情和原因。一、焦煤焦炭供给仍然过剩
1、焦炭产量走低,库存总体略有上升
焦炭方面,2015年以来,国内焦炭产量持续走低,年内基本保持在3800万吨以下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9月国内焦炭产量3673万吨,同比降低8.8%,自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3700万吨,连续8个月降低。
2、煤矿及港口炼焦煤库存减少,但供给仍过剩
焦煤方面,国内炼焦煤连续4个月处于供需过剩格局,8月份全国炼焦煤产量4090万吨,进口量414.6万吨,总供给量4504.6万吨,总需求合计4401.6万吨,供需过剩103万吨。
煤矿炼焦煤库存总体下降,港口炼焦煤库存全面减少,样本钢厂及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总体增加。煤矿方面,截止10月10日,我国煤矿炼焦煤总库存为391万吨,较上周减少13万吨,环比下降5%。其中山东、安徽分别减少10、3万吨。主要港口方面,目前炼焦煤总库存464.6万吨,较上周减少60.2万吨,环比下降11.47%。六大港口炼焦煤库存全部减少,京唐港减少23万吨,天津港减少3万吨,青岛港减少7万吨,日照港减少10万吨,连云港减少4万吨(库存为0),防城港减少11万吨。样本钢厂及独立焦化厂方面,截止10月10日,总炼焦煤库存为821.2万吨,较上周增加5.5万吨,环比增加0.67%。其中样本钢厂炼焦煤库存为541.7万吨,较上周减少0.5万吨;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共增加21.6万吨,而华东、西北、华南、西南地区减少22.4万吨。样本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为279.5万吨,较上周增加6万吨;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库存增加18万吨,其他地区共计减少12万吨。总体而言,东北和华北地区炼焦煤库存增加,其它地区炼焦煤库存减少。
二、下游钢厂焦炭库存下降,节后采购速度或将减慢
钢企焦炭库存方面,唐宋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16当周,重点调查企业库存91万吨,库存天数9.27天。此前之前钢厂焦炭可用库存天数曾一度跌至6天附近,随后在8月份开始上升,目前一直维持在9天左右。节后钢企的采购速度或将减慢,钢企焦炭库存有望继续下降。
三、上下游开工剪刀差拉大
1、焦化企业开工率稳中有升
独立焦化厂方面,截止10月10日,小型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为67%(1),中型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为73%(2),大型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为73%(1),大型独立焦化厂开工率仍然处于地位,比常规情况低10个百分点。华北、华中、东北、西北地区生产率提升0.9-4.2个百分点,只有华东地区焦炉生产率下降1.1个百分点,为68.1。
2、高炉开工情况继续下降
下游高炉开工率方面,截至8月20日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为85.19,自9月底以来继续降低,仅次于7月份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截止10月10日,我国高炉开工率81.35%,较上周下降0.69个百分点;其中华东地区增加0.5,东北地区减少0.4。
四、策略研判与风险控制
从资金面上来看,上周焦炭成交量大幅增长63.85%,持仓量也增至181492(80650)手,连续两周上升;而焦煤成交量则有减少,减幅9.4%,但持仓量增加21302手至92492手。
煤矿及港口炼焦煤库存的减少,反应上游煤炭的减产效果有所体现。炼焦煤库存平均可用天数的减少说明炼焦煤的消耗速度在增加,同时加上焦化企业开工率的回升,表明焦炭的产量并没有减少的势头,但是产量的增幅不会很大。然而,相比之下,样本钢厂及焦化厂炼焦煤库存的增量则相对较小,其中钢厂库存更是减少而且维持低位,表明钢厂严格进行按需采购,库存所起缓冲作用在减小;再加上焦煤期货价格的下跌,说明煤矿进入去库存阶段。否则,炼焦煤则被贸易商所收购。由于钢铁厂的按需采购,和大型焦化厂开工率的低位,炼焦煤的需求没有实质的改善。钢厂的按需采购加之上游煤矿的减产和去库存的进程,可能刺激贸易商的拿货意愿。总之,基本面上并无好转。焦煤期货价格贴水幅度进一步加大,焦煤延续弱势。
焦炭库存平均可用天数的稳定表明焦炭消耗速度不变,加上全国高炉开工率的持续下行,表明钢厂整体对焦炭的需求没有任何的好转。但是北方高炉开工率确有回升,与之对应的北方焦化厂生产率都有明显的回升,这可能是延续了9月我国焦炭出口增长的势头,港口焦炭库存的下降也能反应出来。但是,焦炭出口的提升不足以改变目前焦炭供需情况。目前焦炭期货价格的深度贴水而且还在进一步加深,虽然对焦炭期货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但是由于现货价格的下跌,焦炭价格还将承受下行压力。
以上就是山西铸造焦小编为您总结的关于焦炭价格走低的原因,您了解了吗?好啦,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吧!
下一篇:焦炭市场后续将刷新价格低点